蔡襄《郊燔帖》,字字有法度,如端人正士

 

蔡襄《郊燔帖》,草书尺牍,1053年,纸本,27.2cm×43.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郊燔帖》笔画浑雄敦厚,婉转有致,运笔飞动自如。此帖取法于《伯远帖》,又参以章草笔法,使之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蔡襄独特的草书风格。


蔡襄《郊燔帖》

在米黄苏蔡四大书法名家中,朱熹最推崇蔡襄。宋仁宗时学颜体盛极一时,而尤以蔡襄为学颜第一,所以蔡书终不脱唐书风韵。朱熹的正书行书具有一股浑厚凝重之气,在书法上追慕古贤,注重书家法度,他特别推崇蔡襄,认为蔡书“字字有法度,如端人正士”,慨叹“字被苏黄写坏”。

朱熹知漳州时,曾一路寻访蔡襄书法真迹,在仙游拜访了蔡襄故居,并为蔡襄画像作赞,“经纶其学,高明其志。立渝中朝,尽心外寄。嗟公之忠兮,三谏有诗。诵公之功兮,万安有碑。楷法草书,独步当世。文章青史,见重外夷。丹荔经其品藻,诸果让其清奇。郑重子欧阳,清纯而粹美,僝功于皇祐,得益于淳熙。前无贬词,后无异议。芳名不朽,万古受知。英雄不偶,鸣呼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