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论草书帖》,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

 

米芾《论草书帖》,纸本,草书,纵24.7厘米,横3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张颠(癫)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光尤可憎恶也。


米芾《论草书帖》

米芾对自己的字是十分得意的。他说:“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海岳名言》载:“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日:‘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日:‘臣书刷字’。”在这里,米芾指出了六人书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做作而不自然。米芾虽然傲慢,常常讥贬他人,但他在此并非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他确实说到了点子上,可谓一针见血。

那么,何为“刷字”呢?明朝李君实有一段精彩的诠注,他说:“刷字,本出飞白运帚之义,意信肘而不信腕,信指而不信笔,挥霍迅疾,中含枯润,有天成之妙,右军法也。”今人沈尹默说:“用快笔写便是刷。”这种解释也是确切的。“刷字”,或者说擅用侧锋,这是米书笔法的显著特征。

推敲一下米芾的作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米芾的字,凡书写速度迅捷者,无不是运用了侧锋笔法。为什么呢?因为侧锋简练,能省略中锋行笔时的一连串运笔动作,从而取得“迅”、“劲”的艺术效果,不过,我们不能把侧锋理解为笔锋自始至终侧向一边,而是有时起笔用侧锋,有时中间用侧锋,也有末尾用侧锋笔法的。这样,笔锋在向前行进的同时发生转折,在发生转折的同时向前行进。

这一系列的动作,必须有高超熟练的运腕功夫才行。手腕灵活,笔法才灵活。正是由于米芾具有极其熟练的运腕技巧,所以,他在作书时才能一任笔毫左“刷”右“刷”,迅疾畅达,挥洒自如。来不可挡,去不可遏,表现得特别痛快淋漓,爽快率真。我们今天欣赏他的墨迹时,就很容易联想起书家挥笔作书时的奕奕神采,那时他一定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心手化一的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