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三吴帖》,振迅天真,出于意外

 

米芾《三吴帖》,约书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行书,纸本,纵30.6厘米,横63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信札及五言古诗各一。

米芾提倡作书天真自然,同时也非常注重书法基础。他在学古人时很注意选择好的范本,主张学真迹,尤其反对学习石刻。米芾曾云:“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海岳名言》)。即使是书家亲手写在石上,经过刻工的雕凿,必然破坏了原有点画的神韵,而且在石刻中,或多或少会掺杂进刻手工匠的风格。所以石刻已经不是书家原来的面目,不可学,只有学习真迹,才能领略书家真正的精髓,才能得“趣”。

在确定了好的范本之后,米芾对执笔的姿势要求也很严格。米芾执笔用“五指包管法”,即将毛笔的顶端拿在手心,将五指环捏在笔管上,就象撮东西一般。这比苏轼的“单钩”更怪异。蔡絛在《铁围山丛谈》卷五中云:“米芾元章有书名,其投笔能尽管城子,五指撮之,势翩然若飞。”

米芾同时强调执笔要轻,这样书写时才自由流畅,不受束缚。他说:“学书贵弄翰墨,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海岳名言》)。指出如果执笔过于用力,则字“无筋骨神气”,就失去了那种自然飘逸的感觉。只有做大字如小字,“都无刻意作乃佳”,最主要的是保持自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