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卷》,尽悟古人用笔之妙

 

黄庭坚《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卷》,草书,纸本,纵37,横392.5cm,凡52行,346字。书于崇宇三年(1104年)左右。据明代书画家沈周考定此卷为黄庭坚在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8年)被贬黔中后所书,是他晚年的草书代表作。

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北宋的书法经过晚唐及五代十国的没落之后,终于又迎来了一个大家纷出的时代。开尚意书风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使书法艺术继唐之后又达到了一个高峰。黄庭坚是四家之中特别富有创造性的一位,他的字很能体现宋朝的书法艺术的特色,对后世影响极大。

黄庭坚,《宋史》有传,称其书法为“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作为名彪书法史的一代大家,黄庭坚的书学之路也并非一蹴而就。黄庭坚比较正式的学书之路应该说是始于师从书家周越。周越的字“落笔刚劲沉着,字字不妄做”。从十七岁开始的二十年中,黄庭坚深受其影响。但这时候的黄庭坚还不能尽悟古人用笔之妙,未能尽脱俗气。

公元一零九四年至公元一一零零年,黄庭坚被贬黜黔州、戎州。这一时期,是其书法,尤其是草书的上升阶段。

究其原因,一是得到了草书的真昧;他在《书自作草后》中说:绍圣甲戌在黄龙山中,忽得草书三昧。觉前所作太露芒角,若得明窗静几,笔墨调利,可作数千字不倦。

二是此时他深悟用笔之意;他自己曾言: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耳。三是他见到了草中至宝——怀素《自叙帖》真迹;他废寝忘食的临摹《自叙》,自此顿悟笔法,下笔飞动。

四是他还字外求法,师法自然;他在黔时。建中靖国元年至崇宁四年,也就是公元一一零一年到公元一一零五年是黄庭坚书法的成熟阶段。这个时候,他被贬到荆州、宣州,生活条件艰苦,只能用三钱一支的鸡毛笔来书写,但黄庭坚仍是孜孜不倦地学习前人的书艺。黄庭坚暮年的字最为老辣,特别是草书,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