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所书《兜沙经》,骨体挺拔,具北碑风规

 

《兜沙经》,册装共12开,无款识,署“天祐四年(907年)七月日……”乃唐祚之末五代之始,其书法与唐代楷书主流一脉相承,谨严有法,骨体挺拔,具北碑风规,为唐写经中的珍稀之物。首页下端钤“赵氏子昂”、“松雪斋印”。知曾经赵孟(fu)鉴藏。

抄写佛经,在佛教中被称为转经。在民间历史上,转抄佛经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而官府参与转抄佛经也有着深远渊源。作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些经卷不仅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资料。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特殊的艺术、历史及社会价值也将得以昭示,并对历史文化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在现存数十种华严类典籍中,后汉支谶所译《佛说兜沙经》(以下简称《兜沙经》)是最古译本。此经篇幅短小,仅2500字左右,却首开华严经典之滥觞,初蕴华严学说之理路。

《兜沙经》的主要内容,是叙述释迦牟尼在摩揭陀国初成佛,十方世界菩萨聚集佛前,提出各种问题,列举菩萨修行名目。

《兜沙经》有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重视“十”这个数字,并且在多方面创造性地运用。本经的经名,也是源于对“十”的强调。由此开始,“十”逐渐被赋予多种超出计数范围的宗教象征含义,构成华严类经典乃至华严宗教义的一个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