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念奴娇·赤壁怀古》长卷,潇洒流落,翰逸神飞

 

董其昌行草《念奴娇·赤壁怀古》长卷,董玄宰书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孙过庭《书谱》认为:“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素“退笔成冢,盘板皆穿”的故事也早已耳熟能详了。董其昌所说的“字须熟后生”,并不是说字不须熟。董学书的方法与前人成功经验相同,皆是由临摹古人书迹开始的,逐渐由生到熟。

他一生临古不辍,对笔法技巧反复锤炼,达至了精熟;但是在他发现精熟到了极点反倒抑制了某些书家的创造能力时,他认为应当努力求“生”。同时他也十分关注自己的“熟”的程度,把握着“离”与“合”的微妙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指得法之后要离,也就是要摆脱法度的束缚,去创造自己的新意,达到“能离能合”;他求“生”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追求在“熟”之后能够回到儿童般的天真自然、朴质无华的状态。

董其昌这种追求儿童般的天真朴质的思想,是得益于他的老师李贽,李贽的著名学说“童心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他将这种思想引入书法中,阐发了“追求天真、追求平淡”的观念,理会进一步发展成“熟后生已”。此时的“生”,已不单是技术法层面的“离”、“脱化”,而具具有了更高的立意,是董氏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艺术与人生的合鸣。

董其昌《念奴娇·赤壁怀古》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