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游目帖》,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

 

王羲之《游目帖》,又名《蜀都帖》《彼土帖》《山川诸奇帖》,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札,表达了对蜀地山山水水诸多奇景的向往之情。原迹已轶,此为摹本,11行,102字。明方孝孺称赞:“《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

从南朝宋后期起,在先后被宋明帝、齐高帝宠信的大臣、书法家刘休的带动下,世人开始重新重视王羲之书法。《南史·刘休传》云:“……又元嘉中,羊欣重王子敬正隶书,世共宗之。右军之体轻微,不复见贵。及休始好右军法,因此大行云。”南朝宋初期,由于羊欣重王献之书,世人也看重王献之书。当时人们以为王羲之笔迹轻微,故不推崇。经刘休提倡,王羲之书法又被看好。

不过,直到南朝梁,王献之的书名仍超过其父。梁武帝对王羲之书法的大力表彰,使世风为之一变。他对王羲之书法有过批评,说是“意疏字缓”。还说王羲之的字不如钟繇。但总的来说,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是很高的。他说:“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陶弘景在《论书启》及《上武帝论书启》中,曾说到梁武帝澄清了世人对王羲之的模糊观念,纠正了社会上轻视王羲之书法的偏见。

王羲之书法比王献之含蓄,内涵要深刻。羲之书道幽深,领悟不易。读懂王羲之书法,比读懂王献之书法,要困难一些。对羲之书法,更需要解读。世人认识它,需要更多的时间。开头一段时间,南朝人欣赏书法较为外露、以媚趣胜的王献之,超过了书法含蓄、以骨力胜的王羲之,既符合南朝人的审美要求,也符合认识规律。等到南朝人读懂了王羲之书法,羲献父子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便颠倒过来。

王羲之《游目帖》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