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窦娘子墓志》,真伪尚待考证

 

欧阳询《窦娘子墓志》,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旬邑县。依据墓志所述,窦娘子卒于贞观六年,归祔于贞观十一年。由此可断,此墓志书写时间也应在贞观六年至十一年这五年间,也就是欧阳询76-81岁间。《窦娘子墓志》所呈书迹虽酷似欧书,然通篇气质韵味却显得异常“稚嫩”,是否为欧书有待进一步考证。


窦娘子墓志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自信本,潭州临湘(湖南长沙)人,陈宜帝太建三年,欧阳询之父欧阳纥任命为广州刺史,叛乱兵败,受诛于建安,欧阳询遇赦得免,由父友江总收养,教以书记。621年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世称欧阳率更。

欧阳询擅长书法,初学二王及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后自成面目,其书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人称其书为“欧体”或“率更体”,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其传世楷书作品:《九成宫体泉铭碑》《化度寺碑》《房彦谦碑》《皇甫府君碑》《温彦博碑》《心经》等。

欧阳询楷书的主要特点是:瘦硬、纵长,严整,在险处求得平正,以《九成宫碑》最为突出。行书作品:《兰惹帖》《梦奠帖》《张翰帖》《卜商帖》《千字文》《付善奴帖》等,欧阳询行书的主要特点:行笔惊险,骨气俊冷,有威仪之势。传世书论:《八诀》《三十六法》《传授诀》等。

中国的美学追求中和,对称,宁静之美,不过在《易经》的《需卦·缘辞》中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意不困穷矣!”而欧阳询将书法的“险峻”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新唐书.欧阳询传》记载:“初效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尺牍所传,人以为法。”

欧阳询为陈、隋、东夏、唐四个王朝效忠过,能够在风云变幻的险峻的政治生涯中明哲保身,欧阳询的人生经历就如他的书法一样,险劲处求稳定。欧阳询《三十六法》的“偏者正之,正者偏之”,最好地证明了欧阳询追求险劲之书风的前提是“不避险,将灵活“造险”“破险”,这种艺术处理向美学理论升华”。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拥有怎样的智慧才能不断地“造险”,“避险”,让生命充满了惊奇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