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梦游海棠诗卷》,独立不群,充满野逸之趣

 

杨维桢《梦游海棠诗卷》,纸本,30.5×67.3cm,书于洪武2年(1369),天津艺术博物馆藏。他的行、草书的显著特征是点画狼藉,纵横奔突,以我为主,挥洒情性,独立不群,充满野逸之趣,创立了书法史上的一种新的审美典型。


杨维桢《梦游海棠诗卷》

王羲之的书法应是杨维桢行、草书的直接源头。首先,王羲之那东床坦腹的高旷逸致深深为杨维桢所称许,杨维桢在《览古四十二首》中写道:“羲之在东床,风操夙所称。蓝田誉转重,胡乃意不平。出弔曲在我,反恶固其情。以此悻悻死,无异匹妇轻。”王羲之崇尚的至情至性风操也正是杨维桢所羡慕和追求的。

杨维桢除了在个人情性上与王羲之有共通处外,各自所处的时代也很相似,王羲之所处的时代动荡不安,文人多奉行道家思想,归隐山林,以雅集清谈来表现自己的高蹈情怀。杨维桢生逢元末乱世,空有一腔热血,却屡遭排挤与弃用,只好选择归隐,醉心于诗文、书画、声色。

宋濂云:“(杨维桢)晚年益旷达,筑玄圃蓬台于松江之上,无日无宾,亦无日不沉醉,当酒酣耳热,呼侍儿出歌《白雪》之辞,君自倚凤琶和之,座客或翩跹起舞,顾盼生姿,俨然有晋人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