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临兰亭序卷》,才子的书法天分奇高

 

唐伯虎《临兰亭序卷》,行书,29.6×84.6cm,戊寅三月上浣晋昌唐寅书,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代书法,在书法艺术成熟后的自我发展,楷、行、草的水平普遍较高。尤其是行书和草书, 在线条形态上摆脱了法度的束缚,成就较高。在继承古法和宋元帖学的基础上求变,以古出新,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唐伯虎的书法就产生于这种环境中。

他少年英才,个性狂放,恰逢吴中经济恢复,市场发展,有钱有闲的人士受到良好的教育。又兼文化消费市场的兴起,使得吴地文人“仿效元人,隐居不仕,修饰园池,逍遥林泉,优游雅集,书画自娱”的情形大为减少,他们注重教育,“修身、治国、平天下”,要跻身于“高雅之士”的行列。

他们有很强的地域文化意识。首先表现在内在自我意识的发展,积极入世参加科举,谋求功名。注重宣传本地文化“ 一郡三传胪”被传为佳话。六十卷本的《姑苏志》也历时30年获得出版。当时,此地人士占科举取士的百分之六十,可以想见当时南京解元第一唐伯虎的自由与洒脱。

唐伯虎《临兰亭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