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草书《洛神赋》卷,具奔蛇走虺、骤雨旋风之势

 

祝允明《洛神赋》卷,草书,纸本,高32cm,长688cm。与赋文相校,有脱漏衍误残损等十余处。原件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馆。此卷书法精彩,用笔劲健流畅,富于变化,具有奔蛇走虺、骤雨旋风之势,是祝允明草书中的精品之一。卷尾自题暑乙酉款识,当是嘉靖四年(公元一五二五年)的作品,祝允明时年六十五岁。

草书艺术在经历了唐宋鼎盛时期到元末明初渐趋低微,直到明中期,祝允明的出现才又有了新的气象。祝允明不仅天资卓跞,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其草书“风骨灿漫,天真纵逸”的独特风格对草书艺术的贡献,使他成为明代最杰出的书法大师,吴门书派“一代之冠”。

祝允明为苏州人,生于明天顺四年(公元l460年),卒于嘉靖五年(公元l526年)。祝允明与文徵明的出现,将吴门书派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明中期吴门书派的兴盛,一是由于当时苏州一带经济比较繁荣,书法不仅是文人雅士抒发情感、寄托精神的方式,更成了他们中一些人的经济来源和谋生职业,这样便大大促进了吴门一代文人书画的发展。知名书画家的作品很快可以转换成金钱,大大促进了书画艺术的繁荣。正如王世贞所言“天下书法归我吴”。然而,利益也使书画赝品开始泛滥。

二是书画家开始增多,书画家的身份也越来越多元化和边缘化,边缘化使他们摆脱了宫廷审美趣味的束缚,开始自由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这样逐渐使市民审美意识渗入纯粹的文人画中。因此,书画家们思想上更强调独立的自我意识,艺术上追求更加鲜明的艺术风格。

三是书画家政治上的失意,使他们借书画抒发胸中块垒和异端思想。吴门书派的学术思想自由活泼,没有也不可能形成一尊统领的学术思想。他们抛弃了明初独霸书坛的台阁体,也无意追求元人的隐逸之风,形成了一种具有文人情趣,充满蓬勃生机的艺术风格,从而使书画逐渐摆脱了台阁体的一统格局,书画活动的中心也由京城逐渐移向经济繁荣的苏南。吴门是苏南大都会苏州的别称,因此,出现了享誉后世的吴门书风。吴门书派既是行草书法史上的高峰,也是帖学最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