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枢草书《王安石杂诗卷》,成竹在胸,轻松自在

 

鲜于枢(1256~1301),复姓鲜于,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

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为人豪放耿直,常与上司争是非于公庭之间,一语不合,则拂袖而去,为百姓爱戴,称“我鲜于公”,曾三次去官或遭贬。三十七岁后定居杭州,于西湖虎林筑困学斋。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被授予太常寺典簿,未及到任,逝于钱塘,年仅五十七岁。

鲜于枢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鲜于枢与赵子昂齐名,同被誉为元代书坛“巨擘”,并称“二妙”。鲜于枢兼长楷书、行、草书,尤以草书为最。他喜用狼毫,写字强调骨力,多用中锋回腕,笔墨淋淳酣畅,气势雄伟跌宕,酒酣作字更是奇态横生。

草书《王安石杂诗卷》,高50厘米,长1025厘米,辽宁博物馆收藏。

鲜于枢此卷字体结构严谨,字形按字的笔画多少与固有形态略有改变,笔画粗细变化不大,笔力饱满,圆转流畅,笔法精美,清爽劲利。因鲜于枢有扎实的书法功力,故书写起来轻松自在,俨然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