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碑帖:徐浩《李岘妻独孤峻墓志》

 

徐浩《李岘妻独孤峻墓志》,楷书石刻,唐天宝十三年刻(754年),李岘撰,在2000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同时出土还有《李岘墓志》。

现存陕西西安长安博物馆的楷书墓志《李砚妻独孤峻墓志铭》,为徐浩52岁所书。此墓志的书法风格与《陈尚仙墓志》不同的是,它更加体现出了线条的秀润与飘逸之势,字形宽疏,横画细长,撇捺舒展。

墓志书法的形成与发展是古代石刻的重要表现形式,他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而且也是我国古代书法和当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墓志在东汉禁碑之后到南北朝时期逐渐趋于成熟,至隋唐时期更加普及。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会在墓中埋设墓志。唐代墓志的书法技艺丰富多彩,包含了各种书体、各个流派的风貌,而逝者子孙若不能请名家书碑或志甚至被视为不孝。所以到初唐时,墓志书法不只显示出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等书法家的明显影响,甚至不少书家直接书写碑铭或墓志。

如已出土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盖蕃墓志》、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崔玄籍墓志》等。至盛唐其影响仍存,如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顺节夫人李氏墓志》,书体妩媚,形种与褚遂良《大字阴符经》有相似之处,但又含有六朝余韵,洒脱自然,朴茂不羁,不为褚书所困,实为唐代书法中的佳作。盛唐时期,由于唐玄宗喜作隶书,墓志中的隶书也随之增多,如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崔泰之墓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倪彬墓志》等,都是隶书佳作。中、晚唐时期,墓志书体又深受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影响,如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公孙夫人李氏墓志》等。唐代后期,墓志书体日渐草率,甚而出现了行书、行草体的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