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致表弟程询允夫书翰文稿》,点画波磔,无一不合书家矩蠖

 

朱熹信札《致表弟程询允夫书翰文稿》,纸本,33.5×45.3cm,作于庆元元年(1195),辽宁省博物馆藏。又名《七月六日帖》、《允夫帖》等。信札二幅,此为七月六日帖,后有元、明两代共11家的题识跋浯,内容包括朱画象像。明王鏊《震泽集》云:“晦翁书笔势迅疾,曾无意于求工,而寻其点画波磔,无一不合书家矩蠖,岂所谓动容周旋中礼者耶。


朱熹信札《致表弟程询允夫书翰文稿》

朱熹家学渊源,受其父朱松的熏陶,青少年时代便对金石书画情有独钟。在其《家藏石刻序》中,他写到:“余少好金石文字……。得先君子时所藏与熹后增益者,凡数十种。虽不多,要皆奇古可玩,悉加标饰,因奇刻石大小施横轴,悬之壁间,坐对,循行、卧起怕不去目前,不待披筐筪、卷舒,把玩而后为适也。盖汉魏以前刻石,制定简朴,或出奇诡,皆有可观,存之足以佐嗜古之癖,良非小助;其近世刻石,本制小者,或为横卷,若书秩,亦意所便也。”这段文字,充分表露出朱熹对汉魏以前刻石法书的喜爱和推崇。

在《跋朱喻二公法帖》里朱熹更明确的表达了他的书法价值取向:“学书莫盛于唐,然人各以其所长自见,而汉魏之楷法遂废。入本朝以来,名胜相传,亦不过以唐人为法。至于黄、米,而欹倾侧媚,狂怪怒张之势极矣。近岁朱鸿胪、喻工部者出,乃能超然远览,追迹元常于千载之上,斯已奇矣。”朱熹认为唐人书学是鼎盛的,但失掉了“汉魏楷法”,北宋时期的黄庭坚、米芾因为去汉魏古法更远,所以“欹倾侧媚,狂怪怒张”而不可取,而朱、喻二人因为师法了锺筪(元常) ,故能“超然远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