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王羲之轶事帖》,传世作品中的精品

 

注:“ [fǔ]”字在手机端“内文”中出现丢字情况,为不影响阅读,用拼音代替,请书友口下留德!

赵孟[fǔ]《王羲之轶事帖》,又名《右军四事帖》、《王羲之书事卷》等,纸本行书,帖芯纵24.4,横117cm,全卷长851.2cm(含题跋),书于元代大德年间,是赵氏传世作品中的精品佳作。原为美国顾洛阜旧藏,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赵氏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临摹古人的法帖。书法艺术是一种继承性大于创造性的艺术,汉晋五体成熟以来,虽有风格改变,但终无新体出现。后人无论如何花样翻新,也只能在继承中求发展,在融会中求新变。

赵氏深谙此理。陶宗仪《书史会要》载元人陆深对赵氏临摹古帖评价道:“文敏临张长史中帖,笔法操纵,骨气深稳,且不用本家一笔,故可宝也。闻公尝背临十三家书,取覆视之,无毫发不肖似。”可见其对古法帖的忠实程度。

虞集在《道古学古录》中说:“赵松雪书,笔既流丽,学亦渊深,观其书,得心应手,会意成文。楷书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其形。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而不可及矣。”

元人赵访说“: 公(指赵松雪)初学书时,智永千文临习背写,尽五百纸,《兰亭序》亦然。”这都从旁人的角度证明了赵氏学书对于临摹的重视。重视严谨临摹,求用笔近似,摹“神”而非摹“形”,这正是赵氏书法能够临众家而自成体的原因,这对于今人临帖学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