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碑帖:苏轼《次辩才韵诗帖》,丰腴浑厚,有秀逸之质

 

苏轼《次辩才韵诗帖》,行书纸本,纵29厘米,横47.9厘米。凡20行,计188字,苏轼自署书于元祐五年(1090),自书诗一首并叙。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日“远公复过虎溪矣”。辩才笑日”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享岭上,名日过溪,亦日二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眉山苏轼上。日月转双報,古今同一丘。惟此鶴骨老,凛然不知秋。去住两无碍,人天争挽留。去如龙出山,雷雨卷潭湫。来如珠还浦,鱼签争骈头。此生暂寄寓,常恐名实浮。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聊使此山人,永记二老游。大千在掌握,宁有离别忧。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苏轼是“宋四家”之首,更是宋代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他将诗、书、画的理论实践结合,形成了文人书法体系,表现为对于自然、冲淡、和平、修养之美的追求,并把文人书法推向最高峰。

他在《次韵子由书论》曾言“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够能通其意,常谓不可学”。这里的“意”是指作者内心感受和丰富联想在创作过程中的自然流露,是超越法度而更为深潜的艺术本质。苏轼在对前人的理论和书迹进行广泛研究学习后,体会到一旦为“法”所缚而不能自拔,结果只能丧失自我。所以,他主张“出新意与古法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自己也曾说:“吾书虽不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他曾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十分强调以“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避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的执着精神来追求“法”的自由。

此外,苏轼还提出了“貌妍容有顰,璧美何妨椭”的美学思想,将妍于顰,骏与朴对立并存,肯定了“丑”的审美功能,从而拓展了传统美学思想的外延。他的这些思想,启发了北宋后期以及南宋,金的书法创作,并对以后尤其是明代书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