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埴《御制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其字刚劲独立、沉著有力

 

此《御制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是一本特殊材质的书籍,上刻有清乾隆皇帝御制考据文章,后题曹文埴书。文字刻于软玉片上并用泥金书写。此书大约制作于清乾隆时期,17.5 x 12.8厘米,此书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清乾隆三十九年编纂《日下旧闻考》时,乾隆帝对程敏政《重建观音寺记》曾提出了质疑,并《御制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文》,载入《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九十五。该订讹文云:

朱彝尊著《日下旧闻》,载玉河乡之观音寺所供奉观音大士像,谓自杭州天竺寺移来,而引程敏政记以实之。程敏政记称近得石刻于土中,谓金天会七年梁王统军至杭,谒上天竺,礼观音大士像及大藏经,异之,因徙而北,有比丘智完率其徒以从,斯寺之所由始也。考梁王卽乌珠。石刻于大定十七年。然《咸淳临安志》又谓僧道元逢金难时,秘大士于井,兵退知井所在,得像归之。《咸淳临安志》(注:卷八十)载:上天竺灵感观音寺,靖康初,属有金难,僧道元秘大士像于井,兵退,瓦砾中忽铿然有声,始知井所在,得像,归之院。是疑案也,不可以不辨。夫大士为佛妙观察智,竖三际,横十方,无时无处不在,不系乎像也。故佛云以色见声求皆属邪道。法身化身不可见,报身则可见。像者,报身之偶托者耳。既云偶托,则假中之真亦不可不求其非中之是。既求其非中之是,则吾以为仍在天竺者是,而玉河乡者非也。何也?天竺尝四至矣,大士相好,宛存于心,且命工肖斯像二而供奉之于御园之宝相寺及玉泉山之清凉禅窟。兹观程敏政之记,乃若实有其事,亦不无生疑。是则两处之记本出于僧人执像炫俗之见,而不明理好奇之文人遂亦耳食而恣影谈……(介绍参考)

程敏政,字克勤,中年后号篁墩,又号篁墩居士、篁墩老人、留暖道人,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人,隶沈阳中屯卫籍,出生于河间。后居歙县篁墩(在今屯溪),故时人又称之为程篁墩。

曹文埴,字竹虚,号近薇。清朝安徽歙县雄村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甲一名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直懋勤殿,四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命在南书房行走,教习皇子。再迁詹事府詹事。居父丧,归。四十二年,诣京师,谒孝圣宪皇后梓宫。丧终,仍在南书房行走。授左都御史。历刑、兵、工、户诸部,兼管顺天府府尹。后擢户部尚书。为官持正,不附权臣和珅。以母老引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