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前后赤壁赋卷》,纵而不散,逸而能收

 

此卷书宋苏轼前后《赤壁赋》,明世宗嘉靖三年甲申(1524年)祝允明六十五岁时书,北京荣宝斋藏。为明代狂草书法的经典之作,笔势雄强,纵而不散,逸而能收;笔法刚健,蕴涵丰润,取法诸家。(另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其大草《前后赤壁赋卷》)

祝允明,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字希哲,因右手多一指,故号枝山、枝指生,又号枝山道人、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1461),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

两岁时,官至大学士的外祖父徐有贞(1407—1472)奉诏归故里,隐居吴县,受到名公乡绅的敬重,交往者除了同辈外,还有年纪较轻的沈周(1427—1509)、吴宽(1435—1504)等。五岁时,祖父祝颢(1405—1483)也由山西布政司左参议致仕归乡,返乡后也与徐有贞、杜琼(1396—1474)、刘珏(1410—1472)等一时俊彦相过从游。吴宽曾提及祝允明七八岁时随侍在祖父身边的情景:祝生允明年七八岁时,其大父参政公一日适为文成,请客书之。予时亦在座,见生侍案旁,嘿然竟日,窃异之。因指文中难字以问,无弗识者,益奇之,且料其他日必能事此也。

最令吴宽讶异的,是他对于文中难字都能辨认无误。至于沈周,后来也与祝允明成为“置年之交”。以内、外祖父为中心的文人雅集与酬唱,势必在祝允明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他五十几岁时回忆与徐有贞同游灵岩山:外祖武功公为此游作词时,允明以垂髫在侧,于斯仅五十年矣。当时缙绅之盛,合并之契,谈论之雅,游衍之适,五十年中,予所接遇皆不复有相似者,真可浩叹。

他感叹祖父辈的文人酬唱与艺事盛况不再。幼年时期的祝允明很幸运地能在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带领下,接触到当时最核心的文人文化,启发他日后对于文学艺术的兴趣。

祝允明在郡学读书时,因为博学多才,又擅古文辞章,使得“吴中文体为之一变”。同时还受到御史司马垔(1472年进士)赏识提拔,侍郎徐贯(1433—1502)也曾赞赏他的文章并加以指导,让祝允明的声名传遍南北,被誉为“天下士”。关于他的博学与文采,文徵明(1470—1559)也提到:右应天停祝君希哲手稿一轴,诗赋杂文共63首,皆癸卯甲辰岁作。于时君年甫二十有四,同时有都君元敬者,与君并以古文名吴中,其年相若,声名亦略相下上,而祝君尤古邃奇奥,为时所重。

可知年仅24岁的祝允明,已经因为擅古文而与都穆(1459—1525)齐名吴中,而他“古邃奇奥”的文章更加受到时人的重视。然而,从成化十六年(1480)开始,他四次到南京参加乡试都落第,直到弘治五年(1492)才考中举人。此时他也已经33岁。此次主持乡试的是年长祝允明十岁的同乡王鏊(1450—1524),他对祝允明早有了解,也很欣赏他的才华,所以此次的拔擢也合乎情理。王鏊后来也曾多次提拔祝允明,是祝允明十分敬重的座师。

中举后的祝允明文名更盛,沈周赋诗:“君今文名将盖代,踪迹所至人争迎。”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未因此而顺遂,反而是挫折连连,他自述:“五应乡荐,裁忝一名,七试礼部,竟不见录,曾未尝有毫发怨尤、忿愁之气。”弘治十二年(1499)那场与都穆、唐寅(1470—1524)同考,正德六年(1511)则是与儿子祝续(?—1559)同考。正德三年(1508)时,祝允明第五度落第,时孝宗实录总裁李东阳(1447—1516)曾推荐他参与纂修,不过他力辞不就,可见他对于科考一直充满热情。

正德九年,祝允明已54岁,放弃举业,赴京听选,出任广东惠州兴宁县知县,隔年秋赴任。他在兴宁约五年,尽管政绩卓著,但是在天灾人祸影响下,每年田赋的征收依然无法达到朝廷规定,他第二年便被罚停给俸米,因而萌生归去的念头。同一年他还到广州参与《广通省通志》纂修,又根据成化末年殷氏残刻本撰写四卷《正德兴宁志》,为兴宁现存最早县志。早于弘治十八年(1505),祝允明即应王鏊与苏州知府林世远(1481进士)所邀,参与纂修《姑苏志》。正德六年也曾应邀参与修镇江郡志。

正德十六年(1521),升任应天府通判,专督财政,不过未满一年即退休还乡。嘉靖二年(1523),修建外祖父徐有贞旧宅,名为怀星堂,在此过着悠闲自适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