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加羊肉,杨凝式将一道北方菜写出了南方味!逐字放大高清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四分五裂,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十几个政权,被称为“五代十国”,这短短的六十年里,政权迭代,战乱不断,失去大唐盛世的保护,弱势群体的文人墨客疲于奔命,而生于忧患的杨凝式却活了八十二岁

信手随笔的书札,造诣居然与《兰亭序》同列

7月11日,天气依然,生活继续。当第一片枯叶落下的时候,秋天已经来了。

夏秋之际,午睡过后的脑袋满是昏沉,这时候家人端上了杨凝式最爱吃的韭花加羔羊肉,韭花正是前些日子友人送来的,韭菜鲜嫩多汁的时节。

不到一刻钟,酒饱饭足。杨凝式倍感满足,提笔挥毫,写了《韭花帖》以答谢友人,被列为天下第五行书,与《兰亭序》同列

作品一传就是千年,到乾隆时疑被掉包

到乾隆手里的时候,杨少师创作《韭花帖》已经千年有余了,作品被世代名家珍藏,赵构、赵孟頫等人都有盖印,乾隆不仅在手卷的引首处写下:“杨少师韭花帖妙迹”,更是先后印章10枚,以示自己的喜爱,更是将其收录入《三希堂法帖》,刻录上石,亘古保存

《三希堂》收录

就连溥仪将《韭花帖》偷出的时候,也不忘在上面盖了两个自己的印。

遗憾的是,经权威专家徐邦达鉴定,乾隆收藏的版本是摹本,真正的真迹应该是民间收藏家罗振玉藏本。

“疯”了一辈子,演技一流的杨凝式,聪明一世得以长寿

世人皆言为官好,但到杨凝式之时已经是个危险的差事,政权三天一变,站错了边就意味着掉脑袋。杨凝式是隋朝越国公杨素的后代,祖辈均为唐朝的宰相重臣,若不是生不逢时,杨凝式必是大红大紫的一生。

第一次疯是为了避祸,往后竟成了常态。年轻气盛时的杨凝式,不满于皇帝给父亲安排遭人唾骂的差事,险些酿成大祸,最后依靠装疯才使全家幸免。

之后因为时势所迫,杨凝式动不动就“疯”了,从后唐到后周,就这样“疯”来“疯”去,经历了五个朝代,杨凝式均居要职的情况下,一辈子活了八十二岁。

再看“杨氏”笔风,“二王”后的小智慧,远观是空灵,近看是厚重

自小聪明伶俐的杨凝式,杨凝式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

他不仅用笔奔放奇逸,更是一改唐楷的法度,采用大间距,突破了“二王”,令人耳目一新。

如果把《韭花帖》和《兰亭序》放到一起,你会发现它真是取之“二王”,却又创新“二王”。

韭花帖

兰亭序

不得不说,《韭花帖》大面积留白的情况下依然错落有致,在这种衬托下,文字忽然变得空灵秀美、淡雅平和,似乎失去了豪放,反而有一种江南女子的气息。

远观是空灵,近看是厚重,放大后的韭花帖,画风突变,用笔精致含婉,平和中又寄以异态,行笔乍行乍楷,纤丝连带自然生动,全然一股二王风度。

《韭花帖》中充满了”二王“的精神,最突出的就是结体取势,放大后的《韭花帖》跟《兰亭序》像极了,这不是模仿,这是融会贯通,取其长,变其短,这是临古帖变成自己风格的前提,能将古人的优点和风格融汇在自己的笔锋内,这才是书法的最终奥义。

五代小兰亭,不仅在章法上独具创新,又融汇了王羲之用笔的逸美,真乃一代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