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末翰林书法名家,一腔爱国热忱令人钦佩

 

清末翰林以书法名世者,在京畿一带可谓诸松并茂,比如蒋式芬、刘春霖、傅增湘、潘龄皋等。其中,人品高洁,出版字帖多,且有众多书法追随者的,当属直隶安州(今安新安州)潘龄皋。

潘龄皋

清末民初书坛,有“南谭北潘”之说。潘龄皋受科举考试的大卷、白摺等影响,其书法清劲灵动,笔力遒劲。

潘龄皋(1867-1954年),字颐山、颐珊,一字小泉,号锡九,后以号为字,又号梦增,别署葛城居士,直隶安州城内西角村(今安新安州镇西角村)人。清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初九,生于儒素之家,始祖潘礼明于永乐三年(1405年)自山西洪洞迁移而来。潘龄皋幼时聪敏,深得家学传承,又入城内陈氏塾读书。光绪七年(1881年),经县、府、院试,取为生员。后苦于家境,边读书,边为塾师。

潘龄皋书法

光绪二十年(1894年)潘龄皋参加于北京举办的甲午科顺天乡试中式。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潘龄皋参加乙末科会试,殿试二甲十四名进士,联捷翰林,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历任甘肃隆德、张掖、皋兰等县知县,秦州、肃州知州,嗣简放甘肃省巡警道,历署提学使、布政使。入民国,1914年6月任安肃道道尹兼嘉峪关监督,1917年去职。1921年夏任甘新勘查禁烟大员,同年10月任甘肃省省长,因官场派系,同僚相互争斗,屡遭恶意弹劾,1922年8月辞职回籍乡居。其在甘肃先后为官数十年,饱尝官场之苦。其任省长时,有《与际唐仁兄札》云:

弟蛰伏家山,无心问世,忝持使节,偃息未遑,本拟公事句当,即行回京报命,不意中枢采及葑菲,畀以封圻,蚊负怀惭,鹈濡滋愳。受篆以后,目睹人心浮动,士习嚣张,蠹吏贪婪,悍将骄蹇,而绅界之挟有私见者,又复积毁销骨,尤觉寒心。至于财政之困难,军阀之冰炭,维持补救,殊费经营,险象环生,殆不可以久处,拟俟春暖即当乞休。

潘龄皋书法

此中甘苦可概见。潘龄皋两袖清风,以书生意气周旋于乱世之中,这也是他坚决退隐乡间之因由。其忧国忧民之情,积久不释。1931年,在甘肃与朋友、同年、同僚的书札留稿,成《潘龄皋太史手札》出版。潘氏后人尚藏有其民国初年在甘肃任上《与勋帅札》《与翰如统领札》《直奉两军开战请和平解决电稿》等亲手书稿,救国安民之情,发自肺腑,情真意切。

潘龄皋少小学书,初从颜真卿《多宝塔碑》入手,功力扎实,得其顿挫、规整,后以微缩颜体为之。再临习欧阳询《皇甫君碑》十数年,得其方整、瘦劲,间以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楷法补益,结字端整,折笔为方,顺势下笔,清隽遒劲。潘龄皋此类风格一直延续到晚年。今见于传世者,有1927年手书《清赠奉直大夫邑庠生王式南先生墓志铭》,可窥见颜书、欧书结合的风致。及至20世纪30年代,其用楷书书写河北省文安县《重修苑口村永济桥记》时,已有较细微的变化,欧底未变,而加之以用笔的涩行、藏锋,愈显宽博圆转,颇具清代刘墉楷书笔路,此碑书法代表了潘龄皋晚年楷书的成熟风范。

潘龄皋书法

潘龄皋的行书,早年取法《定武兰亭序》,故笔画宽厚,中年临习苏东坡行书及清代翁方纲之作,融东坡之沉实和方纲之纵势,注重每一字内的映带变化,而于字与字之间只求气脉贯穿,这与欧书中有北碑意及潘龄皋追求的中正平和、不激不厉相融合。此在壬子岁《胡大川幻想诗十五首诗帖》及稍后所书诸诗话字帖都有充分的表现。

潘龄皋书法

自1922年8月直至1939年1月,潘龄皋退居安新17年,安心临池,课徒读书,深居简出,却仍然不忘忧家国时事。

自1922年8月直至1939年1月,潘龄皋退居安新17年,安心临池,课徒读书,深居简出,却仍然不忘忧家国时事。其润笔所得,多用于赈灾济困。

二十世纪20年代初,京华书画家组织慈善赈济会,潘龄皋积极响应,寄作品参加。在《直灾书画赈济清册》中,记载着潘锡九太史捐楹帖事,自册中可知徐世昌、刘春霖、齐白石、王云、陈师曾等都曾为直隶赈灾出品。

潘龄皋书法

潘龄皋乐善好施,仗义执言,事迹至今为乡人传颂,有两件事尤为突显其品格。

1917年夏,安新县大水,家乡白洋淀大堤决口,向阳阖邑顿成泽国,百姓饥寒交迫。潘龄皋与绅士王式南、杨木森等筹款赈灾,设平粜局,从东北长途购入高粱、玉米,由县堤公会杨木森主持平卖,运输、耗损等悉由潘氏负担,救活灾民无数。次年又与王式南多方募集,躬自督修,往来视察,最终使决口数百丈修复,比过去更为坚固。

1925年夏,有河北省政府专员来安新,以补助军饷为名,议设席苇捐。安州乡绅陈起和曲堤村潘希福(潘龄皋族人),与时任直隶督军、河北省省长李景林秘密商定,拟借此横征暴敛。潘龄皋不顾与陈家的世代乡谊和潘氏的同宗亲情,痛斥陈、潘二人恶行。

村民也在潘龄皋支持下,痛打陈起,潘希福畏惧潜逃。潘龄皋又亲拟公文稿,言明安新为水乡,为体恤民艰,清初于清端公(嗣登)和光绪间都曾专立碑文,百姓免交席、苇二税,并由各村长联名具禀于省公署暨财政厅。李景林和财政厅因此批示取消苇牙、席行,尊旧例免捐税。乡人都感激其大恩,捐款建抗税亭于安州北瓮城,中立《安新县重立苇席永免设税碑记》,其北向明柱挂潘龄皋亲书木刻联:“赐福不闻宽大令,缔苛犹存好生心。”足见潘氏痛恨苛政,大公无私,亲民爱民之本心。今亭存、碑存,而木联已失。

潘龄皋书法

潘龄皋在隐居期间,与抗日将领宋哲元多有翰墨交往。潘龄皋书《朱子治家格言》四屏为赠,宋哲元影印并在军队传习,以爱国鼓励之。

1938年,日军侵占安州城,日伪知潘龄皋在安新的影响力,多次请他当县维持会会长,潘龄皋与家人避难白洋淀水乡邸庄村,转而避至城西王庄村。在由王庄村回安州城内时,日伪军列队示“敬”。潘氏深知日寇之阴毒,在民族大义面前,决不妥协,遂于1939年1月,以73岁高龄,与夫人和部分家眷由保定、天津辗转至北平。

潘龄皋书法

潘龄皋经历了清末的变乱、民国的军阀混战、艰苦的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他始终保持了文化名人应有的品格,亲民爱国,令人崇敬。

自伪满洲国建立,一些前清旧臣追随溥仪至长春,或任伪官,或为日伪控制下的文化机构服务。七七事变后,北平的前清遗老和北洋政府时期的旧官僚,大都成了日伪的利用对象。1939年,日军曾诱逼潘龄皋继高凌霨出任伪河北省省长,汉奸江朝宗、王揖唐多次劝他出山就任,均拒绝,坚辞不就。在北平的日军恼羞成怒,遂命宪兵将其逮捕,被捕时他穿好寿衣寿帽,以求一死。入狱十余日,后经取保,方得释放。

倭人沦陷华北,谬采虚名,令予任河北省长,同人相劝甚力,余不肯自贬,口占赋此。

潘龄皋书法

潘龄皋为官清廉,甚少积蓄,为维持生计,全以鬻字养活全家。今晚清翰苑人物,以潘龄皋字存世为多,可见其作书之勤。其处世可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1912年,他手书《胡大川幻想诗十五首诗帖》中云:“胡大川孝廉作舟幻想诗十五首,思入非非,皆未经人道语,余深爱之,每于俗事不称意,辄朗诵一遍,颇足解忧。如孝廉者,亦可谓饥寒逼腐儒,颠倒作奇想矣。”诗中有“更愿化身千万亿,旱为霖雨暑为风”之句,潘龄皋常以此自况、自励。

天津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在傅作义举棋不定之时,潘龄皋两次给傅作义写信,希望和平解放北平,以不使八百年的文化古都遭到毁坏,并令其长孙女衍淳的丈夫田树琦亲自将书信交给傅作义的秘书。后来,傅作义嘱所属高教委员会组织召开贤达会,邀请潘龄皋参加。潘龄皋慷慨直言,力言和平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后潘龄皋有诗赠傅作义:

韩范胸储百万兵,

中原妇孺皆俱名。

只缘和平要求急,

应事顺民救众生。

潘龄皋爱国之忱,溢于言表。

潘龄皋书法

1949年10月1日,潘龄皋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晚七时,又参加了中南海国宴。归而忘寝,赋诗赠林伯渠:

万机佐理有余闲,

招集良朋兴倍欢。

客聚东南皆夙契,

筵开水路喜加餐。

欣逢国庆宜同乐,

况值人心已久安。

太液池边齐饱德,

敢忘嘉会共盘桓。

1950年,《人民日报》又发表了他的新作,以手迹印出:

中华大国几千年,

封建由来帝制专。

今朝改变新局面,

人民生活乐安然。

1951年7月29日,他与邢赞亭、邢端、齐白石、陈云诰、康和声等26人被聘为首批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49年8月至1954年,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

潘龄皋书法

1954年6月19日,潘龄皋因病逝于北京府右街寓所,享年88岁。

潘龄皋经历了清末的变乱、民国的军阀混战、艰苦的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他始终保持了文化名人应有的品格,亲民爱国,令人崇敬。

潘龄皋书法

潘龄皋作品留存者极多,缘于其不虚掷一日。潘氏书法,有其时代性和地域性。潘龄皋科举出身,入翰苑,出仕晚清民国,“修、齐、治、平”之思想,深入其骨髓。每于仕途困厄之时,即有归隐之想,乡居、家居,洁身自好,不结交豪吏,与平民往还,决无凌人之势。其处世恬淡,以抄录古人诗话、圣贤诗文为日常。书风平和简净,笔墨淳厚温润,与其心境相合,又与民间之取法合拍,雅俗共赏,一时有“潘体”之誉,影响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