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字帖就写不好了,怎么办?

 

如何从临帖到自我创作,这个问题是学习书法最为常见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传统书画的教育和西方美术教育有很多不一样,西方素描基础教育有普及性的教材,把规律性的东西一一分解出来让人们一步一步地学习,有阶段性,学习进度也可以很好的把握,见效也快。

而中国书法的学习一开始就是经典作品的学习,难度大起点高,很大的程度靠学书者自己去领悟,而领悟是一个很飘渺的过程,有的人短时间即可有所得,而有的人一辈子也许都没有悟出来什么。

这其实与书法教育还不够完善有一定的关系。

练习书法,临帖到底是照着写还是描着写呢?

结合所知经验前人经验和我的个人体验,试着谈谈这个问题。

要解决临摹到创作的过度问题,首先要做好的是临摹工作。临摹应该分阶段:

其一,初级阶段以实临为主,并辅以局部和单字精临。

这一阶段要做的就是忠实原帖,越像越好,具有原帖精神则更好,这阶段训练的是我们的观察力和手上的功夫,心手相应是最理想状态。

有的朋友会问这个阶段大概要多久,这个要根据自身的书写量和进度来决定。

其二,中后期意临为主,与实临相比意临难度大而且更见心性。

意临需要开动脑筋去思考你要吸收什么东西舍弃什么东西。一旦有了取舍,你就知道你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最难的是把握你想要的意,是用笔还是字形还是其他什么。

同时需要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一开始肯定有很多不和谐的地方,但意临和创作很接近,需要反复调整,慢慢的积累一些好的经验,并运用到以后的创作中去。

我们遍览历代大家的临摹作品,几乎都以意临为主,有一个说法叫“我注六经”。以个人的解读来表现演绎经典,不为外在的形似束缚。这就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

其三,临摹不是复制活动,不是刻板的而是创造性的主观能动地写,且莫吊死在像不像字帖这一棵树上。

我们临习前人法帖写出来的字本身好不好才是唯一标准,可以写得不像但是写得好看也是可以的,写得像字帖那是别人的,而写得好则是自己的,而且可以自由运用到创作中去。

这对创作的意义尤其重大。

其四,越到中后期临摹和创作必须交替进行,只有在创作中我们才知道临摹上的不足,在接下来的临摹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因此创作为临摹指明了方向,使得临摹更具实践性与目标性。

这样临摹起来也更有兴趣,不会盲目。

我常常和朋友说临摹解决不了创作的问题,只有创作才能解决创作中的问题,结合以上所说的来理解这句话,大家就知道我要表达什么意思。

最后,另外谈到创作有一些小技巧,那就是查字典,借此我们可以弥补所学的不足,学习前人在结构上的处理方法,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查字典非老手所为,人们常常认为老手是不用查字典的,这是不合实际的想法。

查字典也是学习,既然有现成的成果可以直接拿来用,就不用我们自己来创造,完全可以借鉴它们,我们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