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临帖为什么总写错字?

 

看王铎临写作品时,作品旁边的诗文,你是不是常常会觉得读不懂?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临帖尽管临的不完全像,但应当尽量像。

可王铎临摹的时候,往往连范本的字样都被改动了。字样就是一个字的基本结构,它的部首和搭配方式。以临摹《兰亭序》为例,在1620至30年代,王铎留下了四件临作,分别收藏于吉林、绍兴、东京与美国。

王铎临字与原帖字样比较

图示上面三排取自于刚才看到的临本,和最下面一排的完全不一样。王铎为什么要改呢?是因为他认为王羲之许多字都写错了。

在为篆刻家司马巍写的《释汉篆字画文》中,王铎讲道:“羲、献不过姿之秀婉耳,画不知古也,未之学也。”在一段临摹郗愔书法的题跋中,王铎也说:“书未宗晋,终入野道。必又参之篆籀隶书之法,正其讹画。”

王铎 自作诗《远怀》《净业寺西洲》 258×52cm×2 1642年 故宫博物院藏

从1643年开始,王铎开始接触汉碑,在《乙瑛碑》的题跋中,强调“隶法本篆,根矩宣王《石鼓》”。1644年避难的途中,他题《尹宙碑》“淳朴遒逸,篆法黎然”。都是针对隶书中的篆书字形而言。事实上,隶书从篆书出,它的结构确实有一套严格的文字学上的规矩,今天人随意变形,是很荒唐的。

临褚遂良书杜甫《曲江对雨》诗 17.5cm×52.5cm 1634年 天一阁博物馆藏

王铎还有一本文字学著作,叫做《字牖》。他讲述编纂的目的在于,今天研究字学的人少了,所以毫厘之差就产生很多错误,“盖俗字、野字、吏书、商贾字及演义传奇一种邪书,浸淫以夺正体。”

临王操之等帖 17cm×53cm 1650年 故宫博物院藏

正因为如此,在临摹时,他不惜将古人法帖的字样进行修改。

这是《拟山园帖》里收录的临卫夫人等人的小楷,从上表中,我们发现临本与范本有很多字的写法不一样。比如“皇”从自不从白,“孔”则是子加人,“恒”字本是宋人避真宗讳,最后一横缺笔,但这些都为王铎所遵照。

由于王铎的时代文字学研究的水平不高,所以许多他写的古字——如“素”其实是个错字。他拼命想维护正体,可最终不免也有错误,在乾嘉以前,整个文字学的研究成果不足以支撑王铎的愿望。

王铎 自作诗《舟中望黄鹤楼》315×48cm 1643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