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书坛:翁同龢《枯树赋》,气息淳厚,堂宇宽博

 

翁同龢《枯树赋》,164cm x 63 cm,弗利尔美术馆。马宗霍的《岳楼笔谈》称:“松禅早岁由思白以窥襄阳;中年由南园以窥鲁公;归田以后,纵意所适,不受羁缚,然气息淳厚,堂宇宽博,要以得鲁公者为多。偶作八分,虽未入古,亦能远俗。”

翁同龢博学多才、精通文史,品格刚毅。其书法初从董其昌、赵孟俯入手,辅以宋代米芾、苏轼尚意书风,以书卷气书法面目示人。后上追颜真卿,创造性地以帖学家的眼光审视、学习碑学,为碑帖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书法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与晚清时期大背景下的时代书风与翁氏家族良好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翁同龢是晚清书坛少有的卓有建树的大家,其在书学思想、用笔、结构和章法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

他对如何处理帖学与碑学的关系进行了创造性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用笔上将篆隶笔法融入楷书、行书创作,达到了古拙平厚的艺术效果;大胆的进行结构与章法的调整,追求作品的神采与意趣。同时,翁同龢也起到了清末民初书法发展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他对颜真卿、何绍基书法的精髓进一步发展,对同时期及后世书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在晚清书法史上的贡献与地位不亚于他在政治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