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入门,如何选择正确书体、字体!

 

为了便于下文行文方便,引入一个常与「字体」混用的词——「书体」。

之后的论述中,若不加声明,即:

字体:对应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书体:对应欧体、颜体、柳体等。

那么,我们要探讨这个问题,就可以分成两个步骤解决了。

第一步:从大分类中,选出适合初学者学习的字体。

第二步:在这种字体下,找出具体的书法家,临习他的书体。

第一步,选字体上,知乎上也有了相当程度上的讨论。但是,很多人给出的答案,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只告诉你,练这个就可以了,但是却没有说清楚,为什么要先从这种字体入手。或者给出来的理由,并不是真正地具有说服力的。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学书法应该从篆书入手。因为从书法历史的角度看来,是先有了篆书,然后再次第有了隶书等字体。这个观点明显是不对的,甚至不需要花时间去辩驳. 如果单论字体出现早晚的话,哪怕不上溯到结绳,也要追溯到甲骨文呢。这明显就不合理嘛。更何况,魏晋之后,书法发展史上,各字体发展历程犬牙交错,例如说同是草书,章草脱胎于隶书,今草的渊源则与楷书更接近。难用简单的出现先后来概括。

另一种常出现的观点同样认为,应该从篆书入手。但与之相对,这种观点就不是从历史角度进行考量,而是从用笔运锋的角度出发,提出应该从篆书入手。这样的观点,显然更触及到本质,更具有探讨性。所谓运锋,其实是毛笔书法中的一个专门的说法。笼统来说,毛笔笔尖,就是笔的“锋”。众所周知,毛笔笔毛是软的,写字的时候,让笔锋落在应该出现的位置不容易。

一般认为,在书写过程中,要尽量保证中锋运笔,这样才更容易使笔画具有力度感和质感。所以,有人就建议,先练篆书,可以更好地处理笔锋。练字和书写过程中,要重视笔画的力度感和质感,这方面我是极为认可的。而篆书在先秦、秦汉时期,多出现于青铜器、刻石之上,因而对书写出来的线条质量有极高要求。在篆书方面造诣深厚的书家,书写其它书体的时候,仍能做出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但是问题是,学提高线条质量,只能通过学篆书一种方法吗?

显然并不如此。

最容易想到也最容易实现的,要提高线条质量,就是作针对线条的专项练习。比如专门地画横线、画竖线、画曲线等简单方式作训练:

或者针对单个笔画作训练:

先学篆书的优势,是可以通过其它训练方法取代的。但是,先学篆书不方便入门的地方,我却还没发现有其它较有效的方法规避。因为篆书的字形和书写方法,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楷体相差太远了。如果不是汉语言专业相关的书法爱好者,哪怕他练习超过一年,要正确写出篆字,很多时候都不得不求助于专门的篆书字典。因为字形相对陌生,那么我们在日常练习篆书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将有限的注意力更多地投放到字义之上,而减少了对书写本身的关注。

也就是说,要学习一样新的东西,那么这项新的东西与旧的已掌握的东西,越相近,所具备的共同元素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学会。无可否认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这个印刷品和电子产品爆炸的社会,我们接触得最多的,一定是正楷写成的文字。那作为一项新习得的技能的话,与之最相近的,一定会是楷书。

因此,作为初学者,首选的书体,应该是楷书。

而之所以选择楷书,而非行书草书等书体,还有更重要一点原因是,在不增加学习者认知负担的前提下,楷书的书写技法是最简单而纯粹的。尽管楷书有各家各体,但基本从字型到笔画都有一定标准。而且基本笔画的写法是大致固定的,便于初学者掌握书法的总体规律。从楷书入手,相当于在书法领域中先找到一个确定的坐标,从这里出发,之后无论是学习篆隶等法度更森严的书体,或是行草等更飘逸奔放的书体,都可以因之而得益。相反地,如果初入门,就从技法要求更高的书体,比如行书入手的话,反而很容易欲速则不达。

尽管行书的发源,可能比楷书更早。但是从书体的相互关系来看,成熟时期的行书,实质上,仍然是楷书的一种快写体。因此,楷书的基本笔画,在行书中可能有更多种的变形,行书的结字承接于楷书而更具变化。进入行书的学习时,需要同时兼顾的问题和要点远比楷书多。所以在基本笔画尚未熟练掌握之前,行书要求的牵丝映带,轻 重快慢的变化,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如果勉力为之,很可能会写得生硬死板。

如图。一个经典的正反例对照:

另一方面,没有楷书基础的情况下,练习行书,老一辈的很多书法家都会认为,这样做容易练“飘”。其实,所谓的把字练“飘”了,就是因为行书在运笔上,对楷书进行了简化,使之更具流动性。因此,没有楷书的底子,直接进入行书的学习,会导致对基本笔画理解不够。具体体现在,平时临帖的时候,笔画形状有时还能对得上,但是因为没有楷书的基础,不知道这个笔画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所以离开字帖写出来的字就会让人觉得奇怪。那么,这样子写出来的字,就是所谓的练“飘”了的字了。

所以,第一步,选出适合初学者学习的字体,最真诚的建议:楷书。

楷书推荐

颜真卿:

流传于世的作品颇丰,而前后期书风有所不同。一般被认为其晚年所书《颜勤礼碑》艺术价值高,临习者亦众。但颜真卿晚年作品更注重气韵,运笔偶有随性处,初学者不一定能把握其精髓。所以更建议以其早年作品《多宝塔碑》入门。

该贴法度森严,点画凝重有力,结构中正稳健。

柳公权:

与颜体并称“颜筋柳骨”,柳公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两碑。

其笔画瘦劲硬朗,结字峻峭有神采。两碑风格有所不同,而《玄秘塔碑》尤能体现柳体骨力之精妙。初学者两碑入门均可。若临《玄秘塔》亦应参看《神策军》,以免抓不住主要特征,写得生硬死板,没有灵气。

欧阳询:

代表作为《九成宫醴泉铭》。字形修长挺拔,结体严整肃穆,平正中见险绝,时有匠心独运之妙笔,气度雍容而不失灵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计算机字体“楷体_GB2312”,就是以欧体作为蓝本的。因此一般人在接触到欧体字的时候,都会有种仿佛自幼熏陶而成的亲切感,入门会更快上手。